4月18日凌晨起,福建中南部沿海突降暴雨,其中厦门岛外雨势特别猛烈。清晨5点起,厦门雨势逐渐增强,截至4月18日中午,海沧、集美、同安、翔安普降暴雨~大暴雨、局地特大暴雨,同安国家站降水量已经突破160毫米,已经大幅打破4月极值;个别自动站8小时雨量达到260毫米,需要知道,24小时雨量大于250毫米就是特大暴雨了。相比之下厦门岛内雨势较弱,但也有大到暴雨量级。
厦门的这场暴雨,完全在意料之外,两个降雨高峰和早高峰、中午出门吃饭的高峰完全重叠,对上班族特别不友好,不仅对交通造成严重影响,还让不少人从最外面一直湿到最里面,还让不少地方出现了积水。有不少朋友发问,这场暴雨不是应该在长江流域吗,怎么下到厦门来了?是不是人工增雨导致的?
首先,这场暴雨,确实应该以长江流域,特别是四川、重庆、贵州、湖南、江西等为主,没有厦门的份儿。但4月18日出现了两个意外情况,一个是南海的西南风竖起来了,它不再像以前那样,经过广东东部的截流减速再到闽南,而是从海上直接冲入闽南,带来了极为丰富的水汽。
另一个则更加重要,那就是副热带高压比预期略强,代表副热带高压势力范围的5880线,4月18日早晨登上台湾省南部,紧贴华南沿海而过,厦门离5880线不多不少,刚好两百公里。丰富的水汽,在副高北侧刚刚好的不远不近的距离,正是发生极端暴雨的条件。
其次,在这场暴雨发生之前,厦门干暖已久,岛外已经连续多日超过30度,底层热量非常充沛。在这个时候,水汽和副高靠过来,再加上高空急流推波助澜,一场范围极小但强度极大的猛烈暴雨就就此发生。而这种暴雨,正是目前气象学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。
第三,由于近期持续干暖,旱情发展,厦门的气象部门确有人工增雨的打算,但人工增雨一般都是找大范围的稳定雨云来实施,不可能找这种小钢炮似的强烈积雨云。事实上,没有人想到这场雨会下这么大,人工增雨根本没来得及实施就取消。
总而言之,厦门的这场特大暴雨,是副热带高压北侧边缘的一场极端强对流暴雨,可以看作今年副高在我国首次搞事。在拉尼娜转厄尔尼诺的2023年,我们需要做好防范更强暴雨和强对流的准备。